热门站点| 世界资料网 | 专利资料网 | 世界资料网论坛
收藏本站| 设为首页| 首页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作者:法律资料网 时间:2024-07-02 18:26:04  浏览:9277   来源:法律资料网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

国中医药规财发〔2011〕4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省会城市卫生厅局、中医药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卫生局,局各直属(管)单位: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编制,并充分征求中医药工作部际联席会议成员单位的意见。《规划》主要阐明“十二五”期间国家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总体思路,明确中医药工作重点,是未来五年我国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纲领性文件,是政府履行制度、规划、筹资、服务、监管等方面职责的重要依据。
现将《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印发给你们,请结合本地区、本单位工作实际,按照《规划》部署和要求,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推动中医药继承与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0284aea4073d6c8d8baa820f172fe5cd.doc (160.50 KB)



二○一一年十二月二十八日






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是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扶持中医药事业发展的方针政策,继续抓住和用好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进一步促进中医药(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开创中医药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新局面,更好地为人民健康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和《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纲要》,制定本规划。
一、中医药事业面临的形势
“十一五”时期是中医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意义的五年。按照党中央、国务院总体部署和要求,在卫生部领导下,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团结带领中医药行业广大干部职工,紧紧抓住发展战略机遇期,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认真落实《国务院关于扶持和促进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若干意见》),更加注重以人为本、满足群众需求,更加注重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更加注重机制创新、转变理念方法,推动中医药事业发展有了新突破,取得了显著成绩。中医药全面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特色与优势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中得到发挥。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个重点中医医院建设与发展专项规划顺利实施。中医医疗服务体系不断完善,中医医疗机构基础设施条件明显改善,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取得进展,其优势在公共卫生服务中得到发挥。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和防治重大疾病能力进一步提高,在汶川特大地震、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等重大事件和手足口病、甲型H1N1流感等传染病疫情的应对中发挥出独特而重要的作用。农村和社区中医药工作基础进一步夯实,中医药适宜技术应用更加广泛。中医药学术继承与创新取得新成果,《中华本草》编纂完成,一批中医古籍得到整理研究,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和临证经验传承得到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和重点专科建设成效显现。开展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中医药科技创新体系初步形成。中医药人才队伍素质进一步提高,中医药院校教育教学改革取得初步成效,中医药继续教育覆盖率进一步扩大,农村和社区中医药人才培养不断加强,评选出全国首批“国医大师”。中医药法制化、标准化建设取得新成效,《中(传统)医药法》列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立法规划,发布中医药地方性法规的省(区、市)达到26个,中医药监督工作得到加强,中医药标准体系框架初步建立,中医药国际标准化工作取得进展,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暂定名)正式成立。中药产业水平进一步提升,中药资源保护、开发和可持续利用得到重视。中医药文化建设新局面初步形成,“中医中药中国行”大型科普宣传活动产生广泛社会影响,中医针灸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黄帝内经》和《本草纲目》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工作稳步推进。中医药国际影响进一步扩大,中医药已传播到160多个国家和地区,我国已与世界上近半数的国家和地区建立了中医药或传统医药政府间交流合作机制,第62届“世界卫生大会”通过了《传统医学决议》,敦促成员国将传统医学纳入国家卫生服务体系。中医药投入力度不断加大,管理体制建设得到加强,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中医药事业发展“十一五”规划确定的目标基本实现,形成了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六位一体”全面发展的新格局。
专栏1 “十一五”规划主要指标实现情况
指标类别 具体指标 2005 实现情况
2010年 年均增长(%)
中医医疗 中医医院(所) 3009 3232 1
中医医院床位数(万张) 31.5 47.1 8
中医医院病床使用率(%) 65.0 83.7 5
中医医院诊疗人次数(亿人次) 2.34 3.60 9
中医医院诊疗人次占医院诊疗人次比重(%) 16.8 17.6 1
中医医院出院人数(万人) 611.5 1275.7 16
中医医院出院人数占医院出院人数比重(%) 12.1 13.5 2
卫生机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万人) 23.5 29.4 5
卫生机构中药师(士)(万人) 2.0 9.7 38
中医预防保健 “治未病”服务试点单位(个) — 103 —
中医药科研 中医药科研机构从业人员(人) 13221 17049 5
中医药三级科研实验室(个) 161 388 19
核心期刊中医药论文数(篇)* 51671 60535 3
中药发明专利授权数(件)* 8355 23348 23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数(个)* 18 28 9
中药产业 中药工业总产值(亿元) 1192 3172 22
中医药教育 高等中医药院校(所) 45 46 —
高等院校中医药类专业在校生人数(万人) 38.5 55.3 8
中医药法制建设 地方性中医药法规数(个) 22 26 3
中医药标准化 中医药国家标准(个) 6 27 35
中医药文化建设 申报国家和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数(个) — 41 —
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数(个) — 10 —
注:①核心期刊中医药论文数:2005年数为“十五”期间累计数,2010年数为“十一五”期间累计数;②中药发明专利授权数:2005年数为截至2005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累计涉及中药发明专利数,2010年数为截至2010年底国家知识产权局授权累计涉及中药发明专利数;③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数:2005年数为“十五”期间累计数,2010年数为“十一五”期间累计数。
“十二五”时期,中医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战略机遇期。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医药工作,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坚持中西医并重”、“扶持中医药和民族医药事业发展”,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强调要充分发挥中医药作用,国务院出台《若干意见》为建设中国特色医药卫生体制和中医药在新时期新阶段的科学发展指明了方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将“支持中医药事业发展”作为“完善基本医疗卫生制度”的六项重点任务之一,力度前所未有。各地党委、政府对中医药事业发展的重视程度和推动力度不断加大,加强了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和体制机制建设,加大对中医药的投入,为中医药事业发展营造了良好的环境。随着我国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阶段,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意识和理念不断增强,广大人民群众信中医、用中药,对中医药知识和服务的需求日益增长。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深入,疗效确切和费用低廉的中医药必将发挥更大的作用。随着健康观念的改变和医学模式的转变,中医药整体观理论思维、个性化辨证论治以及“治未病”健康保健方法的优势进一步凸显,国际社会、现代医学越来越重视和关注中医药,为中医药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和强有力的技术支撑。随着中医药事业步入快速发展轨道,中医药行业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整体思维、系统运行、三观互动、科学发展”的理念和方法,振奋精神,奋发有为,凝聚力和自信心显著增强,为新时期推进中医药事业新发展提供了强劲动力。
同时,中医药发展也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中医药特色优势尚未充分发挥,服务领域还需进一步拓展,在预防、养生、保健、康复领域的发展还不能满足人民群众健康服务的新需求。中医药在防治重大、疑难、传染性疾病等方面的科技攻关成效还不显著。继承不足、创新不够的问题还依然存在,一些特色诊疗技术、方法濒临失传,一些重大理论和关键技术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中医药文化传承有待加强,社会认知度还需提高。中医中药发展缺乏统筹规划,中医与中药发展不协调。中医药人才队伍还不能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高层次中医药人才不足,基层中医药人员严重短缺。中医药基础差、底子薄的现状仍没有得到根本改善,城乡之间、区域之间中医药发展不平衡,中西部地区和广大农村基层中医药工作基础还很薄弱。中药资源保护与利用矛盾突出,产业低水平重复建设严重。中医药管理体制尚不健全,与中医药事业发展的要求还不相适应。
二、中医药事业发展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战略机遇,以推动和实现中医药事业科学发展为主题,以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全面贯彻落实《若干意见》为主线,把满足人民群众对中医药服务的需求作为中医药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遵循中医药发展规律,保持和发扬中医药特色优势,推动继承与创新,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与实践,促进中医中药协调发展,为提高全民健康水平服务,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服务。
(二)基本原则
——坚持统筹协调,科学发展。坚持中西医并重方针,把中医药与西医药摆在同等重要的位置。中医与西医要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大力推进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统筹城乡、区域中医药协调发展。统筹国内和国际中医药发展,相互促进,实现共赢。
——坚持转变发展方式,突出特色与优势。从单一的疾病治疗模式,转变为既重视疾病治疗,又重视预防保健、养生康复并融合一体的综合防治模式;从注重中医医院发展,转变为既重视医院发展,又注重门诊部、诊所等中医药服务的多种组织形态共同发展;从注重中医医院的规模扩张,转变为在继续扩大规模的同时更加注重特色优势建设和服务功能完善;坚持发挥政府扶持作用,鼓励、引导社会力量积极参与,多渠道发展中医药事业。
——坚持继承创新和科技进步,提高学术水平和防病治病能力。中医药发展既要保持特色优势又要积极利用现代科技。通过知识创新不断丰富和发展中医药理论体系,通过技术创新不断提高中医药服务能力和技术水平,不断提高科技进步对事业发展的支撑作用。
——坚持以改革促发展,加强体制机制建设。积极参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发展理念,破解发展难题,着力推动体制机制创新,在管理体制、投入补偿机制、公立中医医院改革、中医药服务模式、临床型中医药人才培养、重大疾病防治攻关、中药管理与安全等方面加强研究,边推边试,边试边改,更好地体现中医药自身特点,符合中医药发展规律,反映中医药发展趋势,适应中医药发展需求。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15年,建立起适应中医药事业发展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基本实现中医药医疗、保健、科研、教育、产业、文化全面协调发展,中医药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
——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基本健全,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初步构建,中医药服务能力显著增强,中医药特色优势更加突出,在基本医疗卫生制度建设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中医药应对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能力显著提高,重大疾病防治能力明显增强,潜力得到发掘。
——中医药人才素质明显提高,结构更趋合理,基本适应和满足事业发展的需要。
——中医药继承创新体系基本建立,科技对中医药服务能力提升和中药产业发展的贡献率进一步提高,传承研究取得显著成效。
——中药产业发展水平得到进一步提升,中药质量标准和规范体系逐步完善,野生中药资源培育、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能力不断提高,中药材生产综合能力稳步提高,现代中药工业体系建设和产业创新能力得到加强,中药产业国际市场竞争力显著提高。
——中医药法制、标准化、信息化建设明显加强,实现中医药立法,中医药监督管理体系初步建立,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专门制度建设取得进展,中医药标准体系和支撑体系进一步健全,全国中医药信息系统基本架构初步建立。
——中医药文化业态更加丰富,中医药文化资源得以有效开发利用,中医药文化进一步繁荣发展。
——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成效更加显著,中医药在国际传统医药领域优势地位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国际影响力进一步提升。
2、主要任务指标
中医药医疗资源:到2015年,力争100%的地市建有地市级中医医院,70%的县中医医院达到二级甲等中医医院水平,95%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90%乡镇卫生院设立中医科、中药房,70%以上的社区卫生服务站和65%以上的村卫生室能够提供中医药服务,每万人口中医床位数力争达到4.78张,每万人口卫生机构中医执业(助理)医师数力争达到2.4人。
中医药服务:到2015年,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争取超过5.5亿人次,中医医院总诊疗人次占医院总诊疗人次比重力争达到18.5%;中医医院出院总人数争取超过2000万人,中医医院出院人数占医院出院人数比重力争达到15%。
中医药人力资源:到2015年,中医药人员增量占全国卫生人员增量的比重争取达到18%,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占基层全科医生的比重争取达到20%,中医医院中医类别执业医师占执业医师比重超过60%。
中医药科技:到2015年,初步建立中医药防治慢病临床科研体系,完善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科研体系,重大科技项目实施取得重要进展和成果,改革和创新科研项目组织管理模式。
中医药文化科普:到2015年,中医药科普知识宣传普及覆盖全国80%以上行政村、85%以上社区、80%以上家庭。
中药发展:到2015年,完成第四次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初步建成中药资源动态监测与预警网络体系。
专栏2 “十二五”时期中医药发展主要指标简表
具体指标 2010年 2015年 年均增长(%) 属性
中医医院(所) 3232 3397 1 预期性
中医医院床位数(万张) 47.1 69.2 8 预期性
中医医院病床使用率(%) 84 94 — 预期性
中医医院诊疗人次数(亿人次) 3.6 5.5 9 预期性
中医医院诊疗人次占医院诊疗人次比重(%) 17.6 18.5 1 预期性
中医医院出院人数(万人) 1275.7 2248.2 12 预期性
中医医院出院人数占医院出院人数比重(%) 13.5 15.0 2 预期性
卫生机构中医类别执业(助理)医师(万人) 29.4 37.5 5 预期性
卫生机构中药师(士)(万人) 9.7 14.2 8 预期性
中药工业总产值(亿元) 3172 5590 12 预期性
高等院校中医药类专业在校生人数(万人) 55.3 70.6 5 预期性
三、重点任务
(一)以城乡基层为重点,加强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
县级以上地方人民政府要在区域卫生规划中合理规划和配置中医医疗资源。省(区、市)要建设好省级中医医院,形成区域中医药诊疗中心,每个地(市)至少建设好一所地(市)中医医院。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县中医医院建设,充分发挥县中医医院在农村中医药工作的龙头作用。加强中医专科医院和综合医院中医临床科室建设,积极发展社区中医药服务。在乡镇卫生院设置中医科和中药房,为村卫生室配备中医药人员或能够提供规范中医药服务的乡村医生。加强中医医院服务能力建设,研究制订中医诊疗和护理常规、出入院标准、用药指南、临床路径、医疗服务质量评价标准等技术标准和规范,促进中医医院因病施治、规范诊疗、合理用药,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培育、培养一批名院、名科、名医。加强基层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建设,建立长效机制,积极向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推广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动中医药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医疗机构,积极推动中医门诊部、中医诊所规范建设和连锁发展,鼓励中医专业技术人员开办中医诊所或个体行医,允许药品零售企业举办中医坐堂医诊所,探索中医执业医师多点执业的方法和形式。非公立中医医疗机构在医保定点、科研立项、职称评定和继续教育等方面,与公立中医医疗机构享受同等待遇,对其在服务准入、监督管理等方面一视同仁。
专栏3 中医医疗服务体系建设重点
01 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工程
依据《中医医院建设标准》,对全国未达标的政府举办的中医医院(重点是县级中医医院)进行业务用房改扩建和配置基本医疗设备,改善服务条件,提高服务能力,在“十二五”期末力争使公立中医医院基础设施条件基本达到国家标准。
02 市县级中医医院能力建设
到2015年,力争完成中西部地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及东部地区边境县、少数民族县、扶贫县和部分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县级中医医院,西部地区地市级中医医院设备维修改造和更新任务。
03 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中医专科(专病)建设
到2015年,再建一批农村医疗机构特色中医专科(专病),力争每个县级中医医院都有特色中医专科(专病)。
04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中医药服务能力示范建设
“十二五”期间,结合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建设项目,在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设一批标准化中医药综合服务区和标准化中医科中药房。
05 全国基层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建设
到2015年,全国农村中医工作先进单位达到全国县(市)行政区划总数的30%,全国社区中医药工作先进单位达到全国市辖区总数的30%。
06 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能力建设
到2015年,依托现有中医药资源,每个省(区、市)建好至少1个省级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每个县(市、区)建好1个县级基层常见病多发病中医药适宜技术推广基地。
07 综合医院中医药服务能力示范建设
“十二五”期间,筛选一批综合医院开展中医药服务能力示范建设。
(二)积极发展中医预防保健服务
充分发挥中医预防保健特色优势,将中医药服务纳入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在疾病预防与控制、妇幼保健中积极运用中医药方法和技术。构建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网络,政府举办的中医医院均设立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科室,有条件的政府举办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城乡基层医疗卫生机构配置中医预防保健的必要人员、设备和技术,提供中医预防保健服务。鼓励社会资本举办中医预防保健机构,规范服务行为。制定中医预防保健服务机构、人员准入条件和服务规范,加强引导和管理。加强中医预防保健知识宣传与教育。
专栏4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发展重点
01 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能力建设
“十二五”期间,在中医医院及有条件的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建设中医预防保健服务科室(“治未病”中心),整体提升中医预防保健服务能力。
02 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网络试点建设
“十二五”期间,在全国选择代表性区域试点开展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网络建设,提供方便可及的中医药预防保健服务。
03 中医药基本公共服务试点
“十二五”期间,选择中医药资源丰富的市辖区开展基本公共服务中医药服务试点工作。
(三)加强中医药卫生应急和重大疾病防治网络建设
将中医药纳入卫生应急体系总体规划,进一步完善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应急网络,建立和完善中医药参与突发公共事件卫生应急工作协调机制,进一步加强中医医院急诊科建设,建立充分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的卫生应急方案并加强演练,培养和建设一支中医药卫生应急队伍,储备中医药卫生应急物资,提高中医药参与突发事件卫生应急能力。加强中医药防治传染病能力建设,建好全国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研究中心,在传染病医院设立中医药科室,依托中医医院和传染病医院建设一批省级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研究基地,力争每个地市都有一个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和重点研究室为主体,结合重点学科、重点专科开展中医药防治临床科研体系建设,重点加强心脑血管病、糖尿病、恶性肿瘤、慢性呼吸系统疾病、肾病等重大慢病和艾滋病、病毒性肝炎、新发传染病以及妇女儿童健康问题等的中医药防治临床研究,建立有中医药特点的疗效评价标准,形成具有国内外公认循证证据的高水平综合防治方案。
专栏5 重大疾病中医药防治和应急能力建设重点
01 现代重大疑难疾病中医药防治攻关
以国家中医临床研究基地为基础平台,遴选确定10余种现代重大疑难疾病进行中医药防治研究攻关,以提高现代重大疑难疾病防治方案的实用性和有效性为目标,开展临床验证与评价研究,实现防治方案的优化和推广应用。到2015年,力争有3个现代重大疑难疾病防治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02 常见病中医药防治规范推广
选择中医药具有疗效优势的30种常见病,对其病证结合诊断标准、辨证规范、临床实用技术操作规范、中医药诊疗手段和方法等进行系统整理研究,形成规范并加以推广。
03 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建设
到2015年,继续建设一批中医重点专科(专病),在全国形成完整的中医重点专科(专病)网络。
04 中医优势病种临床诊疗协作中心建设
“十二五”期间,以重点专科(专病)为基础,建设一批中医优势病种的临床诊疗协作中心,全面、系统地梳理和临床验证中医优势病种,优化形成中医临床诊疗方案和临床路径。
05 中医药应急能力建设
到2015年,以中医药防治传染病临床基地为依托,加强中医药卫生应急能力建设。
(四)推进中医药科技继承与创新
进一步开展中医药基础理论、诊疗技术、疗效评价及标准等系统研究,推动中药新药和中医诊疗仪器、设备的研制与开发。对中医药理论的科学内涵进行现代诠释。系统整理和挖掘中医古籍文献,实现重要中医古籍文献的数字化。开展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思想及临床诊疗经验的传承研究。挖掘、整理、总结和利用民间医药知识与技术。加强国家中医药科研机构建设,推进中医药科研基地特别是国家和省级中医临床研究基地建设,争取将基地建设项目覆盖到全国各省(区、市)。加强中医临床研究数据库建设,在全国范围形成网络化、智能化的中医药临床数据支撑平台与管理服务共享体系,实现中医临床科研信息共享。继续加强重点研究室和三级实验室建设,争取建设1—2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建立符合中医药特点的科技创新体系、评价体系和管理体制,整合中医药科技资源。推行中医药科研课题立项、科技成果评审同行评议制度。
专栏6 中医药科技继承与创新专项
01 中医理论基础研究
“十二五”期间,重点开展中医原创思维、中药方剂基础、针灸经络基础研究。
02 中医药现代传承
对老中医药专家的学术思想、临床经验和辨证论治方法运用信息技术和数据挖掘技术开展总结研究,建立一批中医古籍保护与利用中心。
03 中医诊疗技术研究
开展中医诊疗技术的熟化研究,开发研制一批符合中医医理和临床规律的诊疗仪器设备,加强面向农村基层的中医药适宜技术筛选,筛选、评价一批民间医药验方及诊疗技术。
(五)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
积极推动中医药院校教育改革,构建中医药院校教育质量评价体系,推进中医临床类本科生招生与培养改革试点。建设中医临床教学基地,加强中医药重点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加强中医药职业教育和毕业后教育,开展中医住院医师、中医类别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完善中医药师承教育制度,探索不同层次、不同类型的师承教育模式,进一步落实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教育相衔接的政策,加强优秀中医临床人才研修工作,造就新一代中医药领军人才和一大批中青年名中医。建设一批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及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工作室)。加强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建设,健全中医药继续教育实施网络。加强基层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开展农村中医药人才定向培养工作,组织基层中医药人员参加学历教育,实施基层老中医药专家师带徒工作,将农村具有中医药一技之长的人员纳入乡村医生管理。加强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岗位、转岗培训,开展乡村医生和社区卫生服务人员中医药知识与技能培训。加强中医医疗机构护士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加强各类中药技术人员培养与培训。加强中医药职业设置研究和人员培训,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制订体现中医药特点的中医药专业技术人员水平能力评价标准,开展中医药行业特有工种技能鉴定工作。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开展“国医大师”评选工作,推动省级名中医评选活动,逐步建立政府表彰和社会褒奖相结合的中医药人才激励机制。推行以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为主要内容的公立中医医院人事制度改革,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提供制度保障。
专栏7 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专项

01 中医药优势特色教育培训基地建设
到2015年,依托现有资源,建设一批中医临床教学(实训)基地、中药特色技术实训基地、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含中医类别全科医生培训基地)、中医药继续教育基地、中医药预防保健人才规范化培养基地,整体提高中医药培训能力和水平。
02 基层中医药人才培养
到2015年,为县级医疗机构培养1.5万名中医临床技术骨干(含500名民族医药人员),对5万名符合条件的乡村医生和乡镇卫生院中医人员进行中医药(含民族医药)专业大专学历教育,对乡村医生进行中医药(含民族医药)基本知识与技能培训(含基层民族医药人员),为城乡基层培养3万名中医类别全科医生,遴选8000名老中医药专家为县、乡、村和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培养一批基层中医药人才,培训一批中医药预防保健人才。
03 高层次中医药人才培养
继续开展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落实完善与临床医学专业学位授予相衔接的政策,遴选700名老中医药专家为指导教师,配备1400名继承人;开展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培养工作,遴选1000名优秀中青年中医临床人才进行培养;造就一批国家中医中青年领军人才和创新团队。
04 传承工作室建设
到2015年,建成1000个名老中医药专家传承工作室和100个中医药学术流派传承基地(工作室)。
05 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
到2015年,对4万名中医住院医师开展规范化培训,探索建立中医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
06 中药(含民族药)人才培养
“十二五”期间,遴选培养一批中药炮制、栽培、鉴定、传统制药工艺等传承技术人才,中药资源学、中药材良种繁育、中药材植保和中药炮制专业技术人才,中医药市场经营、中医药国际注册和贸易、中医药知识产权和中医药企业管理人才。
07 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
到2015年,中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达到500个(含民族医药重点学科建设点),培养1500名优秀学科带头人,整体提升中医药临床、教育、科研和产业服务能力。
08 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
“十二五”期间,在全国中医医疗机构遴选一批护士进行中医护理知识与技能培训,提高中医护理能力与水平。
09 中医药职业技能培训能力建设
研究中医药职业设置,制定各类别各层次中医药职业技能人员培训标准及培训基地设置标准,建设一批中医药职业技能培训示范基地,不断提高中医药职业技能培训能力。
(六)提升中药产业发展水平
加强中药(民族药)资源保护、研究开发和合理利用,推进质量认证和标准建设。开展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建立工作制度及技术规范,加快种质资源库建设。加强野生中药资源培育基地建设,强化对重要、资源有限的野生中药原材料的宏观调控。加强对医疗机构使用中药饮片和配制中药制剂的管理,鼓励和支持医疗机构研制和应用特色中药制剂。完善中药注册管理,充分体现中药特点,提高中药新药的质量和临床疗效。推进实施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加强对中药饮片生产质量和中药材、中药饮片流通监管。推动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基地建设,鼓励具有优势科技资源和特色技术领域的企业建设重点研究室。继续实施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发展专项。支持中药材种植(养殖)标准化、规模化、专业化、区域化生产,加强中药生产关键技术应用与提高,培育龙头企业,发展一批聚集效应突出的现代中药产业基地。大力发展中医药相关健康产业。鼓励和支持产学研结合和建立产业技术联盟,提高我国中药产业的国际竞争能力。
专栏8 中药可持续发展专项
01 全国中药资源普查及试点项目
对全国药用动物、植物和矿物资源进行普遍调查,明确种类和分布范围,以及中药野生资源蕴藏量、质量和市场供求等相关情况,提出中药资源管理、保护及开发利用的规划建议,建立全国中药资源普查数据库和中药资源动态监测机制。
02 中药生产关键技术继承创新研究
开展以道地药材为代表的中药材生产、加工关键技术的系统研究,从源头上保障中药的质量。支持中药工业生产技术、装备的研发与应用,开展以中药为基础的相关产品的研发,构建体现中药特点的生产、研发技术平台,建设野生中药资源培育基地。
03 现代中药高技术产业发展
推动我国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先进、成熟度高的中药产业化,支持疗效确切、可供临床选择的中药新产品走向市场,支持紧缺、用量大、且有较好种养基础的野生药材品种人工种植(养殖),支持中药生产关键技术成果的应用,打造一批知名中药企业。
04 中医“传统名方”系统研究
开展中医经典著作中的传统名方组方规律研究,基于传统名方研发新药,对已上市的传统名方中成药进行二次开发、技术改造和临床应用再评价研究,研究创新传统特殊制药工艺。
(七)加快民族医药事业和中西医结合发展
加强民族医医院基础设施和内涵建设,不断提高服务能力。加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民族医临床科室建设,配备基层民族医药人员,筛选和推广民族医药适宜技术,发挥民族医药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中的优势与作用。鼓励民族地区举办高等民族医药教育,建立一批民族医药继续教育基地,加强高层次民族医药人才培养和基层民族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民族医药挖掘继承和科研工作。加强民族医药标准化和中西医结合标准化建设。建立和完善民族医药从业人员执业准入制度,积极落实民族医药医疗保障优惠政策,扶持民族药的开发与使用。加强中西医结合医院基础设施和内涵建设。鼓励和组织西医人员学习中医,坚持中医与西医相互取长补短,发挥各自优势,促进中西医结合。
专栏9 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建设重点
01 民族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标准化建设工程
在中医医院标准化建设工程中,将民族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纳入统筹考虑,力争“十二五”期末基本完成未达标的民族医医院和中西医结合医院的房屋设备建设和改造任务。
02 重点中西医结合医院建设
“十二五”期间,再筛选10个以上中西医结合医院进行重点支持,提高中西医结合医院服务能力与水平。
03 重点民族医医院建设
“十二五”期间,再筛选10个民族医医院进行重点支持,提高民族医医院服务能力与水平。
04 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特色与优势建设
将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建设与发展纳入中医药重点项目统筹考虑并予以适当照顾和倾斜,重点加强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专科(专病)建设、诊疗技术研究与推广、标准化建设、信息化建设、民族药研发等,充分发挥特色与优势。
05 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
将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纳入“十二五”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专项规划一并安排实施,进一步加大对民族医药和中西医结合人才队伍建设的扶持力度。
(八)繁荣发展中医药文化
推进中医药机构文化建设,弘扬行业传统职业道德。加强中医药文化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利用,打造中医药文化品牌。加强中医药宣传普及,大力推进中医药科普“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正确引导群众认识中医药,满足群众对中医药知识的需求。加强中医药知识及文化传播网络建设,培育中医药文化科普专家队伍,建设一批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开发一批中医药文化科普创意产品。建设国家中医药博物馆。加强中医药文物、古迹保护,做好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加大对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和代表性传承人的保护力度。加强中医药文化机构建设。
专栏10 中医药文化建设专项
01 中医药文化内涵挖掘、整理与研究
开展中医药文化内涵和原创思维的挖掘、整理和研究,从精神、行为、物质三个层面提炼中医药文化核心价值和精神实质,探索和创新中医药文化传承方法和路径。
02 中医药文化教育宣传基地建设
到2015年,继续遴选一批中医药文化教育宣传基地。
03 “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项目
全面开展“中医中药中国行•进乡村•进社区•进家庭”活动,中医药文化知识普及全国80%以上行政村、85%以上社区和80%以上家庭。
04 中医药文化科普巡讲活动
建立一支包括国家级和省级的中医药科普专家队伍,在全国开展中医药知识科普讲座,让广大人民群众接受中医药文化知识科普教育。
05 中医药文化传播精品项目
创作一批科学准确、通俗易懂、形式多样、体裁丰富、贴近生活的中医药文化系列科普图书、影视、音像、网络、动漫等多种形式的中医药文化精品,使广大人民群众能够科学准确地了解和掌握中医药文化与养生保健方法。
06 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
开展中医药非物质文化遗产普查,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医药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创造良好传习条件,推动中医药项目申请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动完成2—3项中医药项目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和“世界记忆名录”。
07 中医医院中医药文化建设
在全国所有中医医院从核心价值、行为规范、环境形象三个方面开展中医药文化建设。
(九)加强中医药法制和标准化、信息化建设
加快中医药立法步伐,推动中医药法颁布实施,推进中医药法规体系建设。继续加强中医药标准制修订工作,初步建立中医药标准体系。加强中医药标准化支撑体系建设,完善中医药标准化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建立中医药标准化专家委员会,依托现有中医药机构加强中医药标准化研究能力建设,培养一批中医药标准化人才。加强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内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推进一批中医药国家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充分利用国家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建立中医药三级综合业务管理信息平台,支持跨省、地市(区域)中医药业务协同,制定重点业务信息系统技术规范,完善中医药信息标准体系建设,推进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基本实现中医药信息与医药卫生信息互联互通、资源共享。
专栏11 中医药标准化信息化建设重点
01 中医药标准体系建设
加快中医药标准制修订,到2015年发布实施中医药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00项。
02 中医药标准支撑体系建设
培养一批中医药标准化专家,培训一批中医药标准化制修订研究人员。依托现有中医药机构,加强中医药标准化技术研究能力建设。
03 中医药国际标准化项目
加强国际标准化组织中医药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国内技术支撑能力建设,推进10—15项中医药国家标准向国际标准转化。加强与世界卫生组织、国际标准化组织以及世界中医药学会联合会、世界针灸学会联合会等各类国际组织或机构合作,促进3—5项中医药国际标准的制定与发布。
04 中医药综合管理信息网络建设
利用国家三级卫生信息平台,建立中医药政务信息管理系统、中医药综合统计信息系统、中医医疗服务信息系统、中医药公共信息服务系统、中医药预防保健信息系统,构建国家中医药数据资源库及信息中心,建设与国家卫生信息专网相融合的中医药信息网络。
05 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
支持中医医院信息化建设,开展远程医疗信息系统建设试点,实现远程会诊、远程咨询、远程教育等功能。
(十)积极开展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
巩固和发展与外国政府及国际组织的中医药交流与合作。推动中医药文化对外交流,促进国际社会认知和应用中医药。落实卫生部和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中长期规划纲要(2011-2020)》,加强高层引领,积极与境外高水平学术机构合作,为中医药国际发展提供科技支撑。继续建设一批中医药国际合作基地,推出一批示范项目,培养一批国际型人才。进一步鼓励和支持中医药民间交流与合作。继续加强与港澳台地区的中医药交流与合作。
专栏12 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专项

01 中医药国际政府间合作
落实国家领导人讲话和对外承诺,执行与外国政府或部门间中医药合作协议,深化与国际组织合作;与更多国家建立并完善政府间中医药交流与合作工作机制;加强与外国政府间交流与合作,为中医药医疗、教学、科研机构和企业开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搭建政府平台。
02 中医药国际合作平台建设
在“十一五”期间已建立的41个国家级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基地基础上,再建立一批基地,促成我国中医药医疗机构、高等院校、科研院所及企业与国外知名医疗、教学和科研机构、医药企业及跨国投资机构等建立合作关系,实施一批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示范项目。
03 中医药国际型人才培养
遴选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培养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知名中医药学科带头人;培养一批具有国际视野、善于开展中医药国际交流与合作的中医药医教研产机构高级管理人才;开展中医药对外交流与合作队伍培训;引进相关领域的国际知名专家来华指导、讲学和交流。
04 中医药文化国际传播
组织制作和出版一批适宜的中医药文化宣传与知识普及图书和视频等资料;利用政府间“国家年”、“中医药周”等平台,组织名中医开展中医药文化、养生保健知识等讲座活动;配合国家“孔子学院”建设,推广和普及中医药文化、科普知识;在欧美发达国家主要城市开展中医药文化和科普知识巡回展览活动。
05 与港澳台地区交流合作
完善两岸四地中医药交流合作机制,针对两岸四地中医药发展需求,每年举办不同专题的高水平中医药交流活动,支持两岸四地中医药医疗、教育、科研、产业等机构开展合作项目,共同推进两岸四地中医药发展。
(十一)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
中医药服务贸易是我国特有的、具有巨大发展潜力的新兴产业,抓住经济结构调整和外贸增长方式转变的机遇,进一步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战略研究,制定和推广一批中医药服务贸易相关标准。建立一支中医药服务贸易人才队伍。培育中医药服务贸易产业,扶持和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发展。
专栏13 促进中医药服务贸易行动专项
01 中医药服务贸易标准制定和推广
支持制定一批中医药服务贸易相关标准和规范,依托多边、双边政府和行业组织平台进行推广和应用,支持成立中医药服务贸易协会和中介机构,建立中医药服务贸易信息统计和服务中心。
02 中医药服务贸易人才培养
分层次开展中医药服务贸易培训,重点培养面向国际市场的中医药服务贸易管理、市场营销以及中医药保健服务、教育培训、科研开发、文化普及以及产业推广等方面的服务贸易人才,逐步形成中医药服务贸易专业人才队伍。
03 中医药服务贸易示范机构建设
鼓励具备条件的中医药服务机构或企业,以合资合作等方式在国内或境外建设具有较高水准的中医药服务贸易示范机构,开展医疗、培训、科研、保健、会展、技术推广、产品营销和文化传播等中医药服务贸易业务。扶持知名度高的中医药服务品牌“走出去”。
四、保障政策和措施
(一)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组织领导
充分发挥中医药工作部际协调机制作用,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统筹协调。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应建立相应的中医药工作协调机制,切实加强对中医药工作的领导,及时研究解决中医药事业发展中的问题,认真落实各项政策措施。编制实施中医药发展专项规划。
(二)加大投入,建立和完善中医药投入保障机制
各级政府要逐步增加投入,切实落实对中医药的补助政策。合理确定中医医疗服务收费项目和价格,充分体现服务成本和技术劳务价值。制定优惠政策,鼓励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个人捐资支持中医药事业。在医疗保障政策中,将符合条件的中医医疗机构纳入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定点机构范围,将符合条件的中医诊疗项目、中药品种和医疗机构中药制剂纳入报销范围。在基本药物实施过程中,调整国家基本药物目录、保障药品供应、完善定价报销、加强宣传培训、规范临床应用等工作要按照中西药并重的原则,充分考虑中药特色,促进中药的合理使用。落实国家西部大开发、援藏、援疆、扶贫等战略部署和要求,推进全国中医药区域协调发展。
(三)健全中医药管理体制
各省(区、市)应参照国家中医药管理局模式建立健全中医药管理体系,各地(市)应设立中医药管理机构或在卫生行政部门设置中医科,各县要有机构和专人负责中医药工作,强化管理职能,提高管理水平。积极探索和推进县乡村一体化管理模式,切实加强对农村中医药工作的管理,保证中医药的方针、政策在基层得到顺利贯彻和落实。
(四)加强中医药改革发展战略和重大理论问题研究
加强中医药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开展中医药发展规律、发挥中医药特色与优势、中医药相关卫生经济学、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中发挥中医药作用、中医药走向世界等重大问题研究,及时发现和研究中医药事业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进一步加强对中医药发展综合改革实验省、区中医药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试点探索的指导和研究,为新形势下中医药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五)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
国家切实加强中医药知识产权保护和利用,完善中医药专利审查标准和中药品种保护制度,研究制订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名录,明确中医药传统知识权利主体,逐步建立有利于中医药传统知识保护、使用、管理和传承的专门保护制度。加强中药道地药材原产地保护工作,将道地药材优势转化为知识产权优势。
(六)加强中医药行业自身建设与管理
加快中医药管理部门职能转变,履行政府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的职能,健全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机制,推进政务公开,增强中医药政策制定透明度和公众参与度,不断提高行业管理能力和水平。切实加强思想道德教育、职业道德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弘扬“大医精诚”的医德医风,树立既体现中医药传统优秀品德又符合新时代要求的服务理念。大力开展创先争优活动,大力宣传先进典型事迹,树立行业良好社会形象。围绕缓解群众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深化体制改革,强化行业监管,整顿服务秩序,规范从业行为,深入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建立中医药监督管理体系,加强对中医医疗机构和中医医疗服务质量安全的监管,规范执业行为。严厉打击假冒中医名义的非法行医行为,加强中医医疗广告的审查、监测工作。
(七)抓好规划贯彻落实
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要切实加强规划的组织实施,形成政策合力,积极采取措施,扎实推进规划各项任务的落实。制定分解落实方案,明确工作职责、时间进度和质量要求。加强地方规划、年度计划与本规划衔接,注重短期政策和长期政策配合,对主要指标要设置年度目标,充分体现本规划的发展目标和重点任务。实行规划年度监督、中期评估和终期检查制度。建立动态评估机制,强化规划实施情况的动态跟踪分析,并依照相关程序适时对规划内容进行调整。不断完善和优化规划实施方案和实施手段,促进规划目标顺利实现。


下载地址: 点击此处下载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自治条例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自治条例
云南省人大常委会


(1987年5月20日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 1987年7月14日云南省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八次会议批准)

目 录

第一章 总 则
第二章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
第三章 自治州的中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四章 自治州的干部职工队伍建设
第五章 自治州的经济建设
第六章 自治州的财政管理
第七章 自治州的文化建设
第八章 自治州的山区建设
第九章 自治州内的民族关系
第十章 附 则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本条例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结合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特点制定。
第二条 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以下简称自治州),地处祖国西南边疆,是云南省管辖区域内傣族、景颇族实行区域自治的地方。自治州内还居住着汉族、阿昌族、傈僳族、德昂族等民族。
自治州的辖区为:潞西县、畹町市、梁河县、盈江县、陇川县、瑞丽县。
第三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和自治州人民政府。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驻芒市。
第四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是国家的一级地方政权机关,行使下设区、县的市的地方国家机关的职权,同时行使自治权。
第五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带领各民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引下,坚持人民民主专政,坚持社会主义道路,坚持改革、开放、搞活的总方针、总政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勤俭建国的精神,努力把自治州建设成为社
会安定、民族团结、富裕文明、繁荣昌盛的自治地方。
第六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维护国家的统一,保证宪法和法律在本地方的遵守和执行。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把国家的利益放在首位,积极完成上级国家机关交给的各项任务。
第七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在不违背宪法和法律的原则下,从边疆、民族的实际出发,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加速自治州的经济、文化事业的发展。
上级国家机关的决议、决定、命令和指示,如有不适合自治州实际情况的,可以报经该上级国家机关批准,变通执行或者停止执行。
第八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在国家计划指导下,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自主地制定自治州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充分发挥热带亚热带的自然优势、边境口岸的地理优势和山区多种资源的优势,把自治州建设成为热带亚热带作物及其加工业的商品生产基地。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要加速对山区的开发和建设。大力发展商品经济,发展社会生产力,尽快使各族人民富裕起来。
第九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加强具有民族特色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教育、科学、文化事业。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对各民族人民进行爱国主义、社会主义和民族政策的教育,发扬各民族人民爱祖国、爱民族、勤劳勇敢、团结友爱、尊老爱幼、维护社会公德
的优良传统,增强各民族的自信心和自立、自强精神,自觉地改革妨害民族兴旺和人民致富的陈规陋习,反对资本主义的、封建主义的和其它的腐朽思想。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公民,提高各民族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第十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加强法制教育,加强边境管理,维护社会治安。
依法打击一切破坏社会主义制度的敌对分子,打击走私、贩毒活动,依法惩处经济罪犯和其他刑事罪犯。
依法禁止和取缔吸毒、赌博、卖淫、传播淫秽录象书刊图片,以及侵犯公民人身、财产权利的“拉事”和诽谤他人为“琵琶鬼”、“放歹”等违法行为。
第十一条 自治州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各民族公民都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维护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汉族干部和少数民族干部之间,外来干部和本地干部之间要互相尊重、互相学习、互相帮助,禁止对任何民族的歧视和压迫,禁止破坏民族团结和制造民族分裂的行为。
第十二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都有使用和发展自己的语言文字的自由,都有保持或者改革自己的风俗习惯的自由。
第十三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保障各民族公民有宗教信仰自由。
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要加强团结,共同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做出贡献。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任何人不得利用宗教进行破坏社会秩序、侵犯公民权利、妨碍国家教育制度、干涉婚姻家庭、干预国家行政、司法的活动。
宗教团体和宗教事务不受外国势力支配。
第十四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保护归侨、侨眷和台湾、香港、澳门同胞的家属的合法权益。
第十五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支持驻州内的人民解放军和人民武装警察部队搞好部队建设,执行任务,保卫边疆,巩固国防。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加强对民兵工作的领导。

第二章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
第十六条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是自治州的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的代表,按照法律规定选举产生。
第十七条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是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的常设机关,对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应当有傣族、景颇族的公民担任主任或者副主任。
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傣族、景颇族成员所占比例可以略高于其人口比例,其他民族也要有适当的名额。
第十八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是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的执行机关,是地方国家行政机关。
自治州人民政府对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和云南省人民政府负责并报告工作。在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自治州人民政府服从国务院的统一领导。
第十九条 自治州人民政府由州长、副州长、秘书长、委员会主任、局(处)长等组成。
自治州州长由傣族或者景颇族的公民担任。
自治州人民政府组成人员中,傣族、景颇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人员的比例可以略高于其人口比例。
第二十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所属工作部门的正职或者副职领导成员中,至少配备一名少数民族干部,其他工作人员中应逐步做到少数民族人员所占比例略高于其人口比例。
自治州的一切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必须公正廉洁、忠诚积极,努力为各民族人民服务,接受人民的监督,反对官僚主义和以权谋私。
第二十一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在执行职务的时候可以分别或者同时使用汉文、傣文、景颇文和各民族的语言。
自治州的国家机关和企业、事业单位的公章、牌匾一律使用汉文、傣文、景颇文。

第三章 自治州的中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第二十二条 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组织、职能和工作,依照法律的有关规定执行。
自治州中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领导成员和工作人员中,应当有傣族和景颇族的人员。
第二十三条 自治州的中级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可以分别或者同时使用汉、傣、景颇语言文字检察和审理案件。对于不通晓汉、傣、景颇语言文字的诉讼参与人,应当为他们翻译。

第四章 自治州的干部职工队伍建设
第二十四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采取各种措施积极培养各民族的干部,特别重视培养少数民族干部和妇女干部。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采取多种形式,大力培养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各种科学技术、经济管理等专业人才和技术工人,逐步建立一支各民族的专业技术队伍。
第二十五条 自治州的国家机关和所属企业、事业单位,在招收人员的时候,要统筹兼顾城镇和农村、少数民族和汉族。招收少数民族人员的比例可以高于其人口比例。在省人民政府下达的招收人员的总额中,可以确定从农村招收的比例。
上级国家机关在自治州内的企业、事业单位,在招收人员的时候,应当主要在自治州内招收,并且优先招收少数民族人员。
第二十六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加强干部、职工的培训工作,办好民族干部学校。并且有计划地选送干部、职工外出学习和进修。
第二十七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重视发挥外来干部的作用。积极引进各种专业技术人才,为自治州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服务。
第二十八条 自治州的国家机关、企业事业单位对职工进行考核、评定学历和职称的时候,民族语言文字和汉语言文字具有同等效力。

第五章 自治州的经济建设
第二十九条 自治州的经济建设坚持以农业为基础,以开发热带、亚热带资源为重点,农、林、牧、副、渔并举,农、工、商、运协调发展的方针。
第三十条 自治州重视粮食生产的发展,在保证粮食生产稳定增长的前提下,合理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甘蔗、茶叶、咖啡、橡胶、紫胶、香料、油料、烟草、南药、水果等热带、亚热带作物。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加强农田水利建设,改善农业生产条件,推广和普及先进适用的农业科学技术,不断提高粮食和经济作物的单位面积产量。
第三十一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继续完善分散和统一相结合的双层经营,稳定家庭联产承包制,充分发挥村、社合作组织的生产服务、管理协调和资产积累的职能作用。做好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充实、巩固、配套、提高工作。在坚持自愿互利的原则下,发展多种形式的经济联合。对农
村各类自营专业户、个体经营者实行长期稳定的方针,保护其正当经营和合法权益。

第三十二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贯彻执行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土地的方针。全面规划,加强管理,依法保护土地资源,严禁乱占耕地和滥用土地。
农村的承包地、自留地、责任山、自留山、宅基地属集体所有,归农民经营和使用,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侵占、买卖、出租或者以其他形式非法转让。承包地和自留地非经批准,不得改作非农业生产用地。
第三十三条 自治州的林业实行以营林为基础,普遍护林,大力造林,采育结合,永续利用的方针。因地制宜地制定林业发展规划,采取国家、集体、个人多种经营形式,加强林业基地的建设。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鼓励和扶持农民建设经济林园、水果林园和速生薪炭林园。加强对林木种植采伐、加工、运销的指导和服务,保护经营者的合法权益。农村村民在自留山、自留地、房前屋后和指定地点种植的林木,归个人所有,允许继承和转让,产品自主处理。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加强依法治林,根据采伐量低于生长量的原则,严格控制森林年采伐量。采伐林木必须按照国家规定经过批准。严禁乱砍滥伐,毁林开荒,毁林搞副业。对不宜耕种的陡坡地,要有计划地逐步退耕还林还牧。
要切实搞好封山育林,护林防火。加强对自然保护区、国防林带、水源林、风景林、母树林、行道树和大青树的管理,保护珍贵稀有的动物和植物,保护生态环境。加强绿化工作,防治水土流失。大力提倡以煤代柴,必要的生产生活用柴,只能修枝打杈,严禁砍伐成材林和中幼林。
第三十四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重视发展私有私养为主的畜牧业,加速德宏水牛、肉用黄牛和良种猪的发展。要充实和加强基层兽医站、种畜站,引进和推广先进技术,实行科学饲养,改变野放野牧方式。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重视保护草山资源,改良牧草,建立健全饲料加工、贮运、销售等服务体系,提高畜产品的商品率。
第三十五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注意发挥国营农场的试验和示范作用,开展横向经济联系,推动技术进步,促进民族团结,为自治州的经济、文化建设作出贡献。
第三十六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依法管理和保护自然资源。对可以由本地方开发的资源,由自治州及其所属县(市)优先合理开发利用。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鼓励国营、集体、个体企业积极引进国内外资金、技术和设备,开展多种形式的经济、技术合作,开发利用自然资源。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支持上级国家机关在自治州兴办企业,开发资源,按照民族区域自治法和其他法律的规定,监督自治州内隶属于上级国家机关的企业、事业单位,照顾自治州的利益和当地人民的生产、生活。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加强环境保护,防治环境污染。一切新建扩建项目,严格执行环境保护法的规定,要采取防治污染措施,达不到要求的,不得试车投产。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重视治山治水,防止水土流失。
第三十七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自主地管理隶属于自治州的企业、事业,未经自治州自治机关同意,不得改变企业的隶属关系。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按政企分开、简政放权的原则,尊重企业的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
第三十八条 自治州要大力发展热带、亚热带作物产品的加工业,带动其他工业的发展。
要加强制糖工业的深度加工和综合利用。积极兴办采矿业和冶金业,相应地发展化工业。重视发展建筑、建材和安装企业,积极培养和发展本地方的基本建设队伍。
第三十九条 自治州的能源工业,实行以水电为主,多能互补的方针。积极地、有计划地发展电力工业。
第四十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重视发展交通运输事业。实行民办公助的办法,加速县乡公路和山区驿道的建设,大力发展民间运输。
第四十一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实行积极扶持,合理规划,正确引导,加强管理的方针,大力发展以户办、联户办为主的乡镇企业,积极帮助乡镇企业解决技术、资金和管理等方面的问题,并在信贷、税收上给予照顾。
第四十二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重视城镇和村寨建设。以市、县为主,按照合理布局、节约用地的原则制定规划,建设具有民族特色、环境优美、清洁卫生的城镇和村寨。
第四十三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重视保护边疆的特有风貌和热带自然景观,积极发展具有边疆民族特色的旅游事业。
第四十四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要深化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的体制改革。实行开放式的,多种经济形式和多种经营方式的、多渠道、少环节的商品流通体制。国营商业和供销合作社要合理调整商业网点,发挥主渠道的作用,积极为发展商品经济服务。
自治州的商业、供销和医药企业,享受国家民族贸易政策的照顾。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自主地安排利用完成国家计划收购、上调任务以外的工农业产品和其他土特产品。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重视民族特需商品的生产和经营,优先安排所需的原料、资金,对纳税有困难的,可以依法给予定期的减税或者免税照顾。
第四十五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依照国家规定,积极开展对外经济贸易活动,报经国务院批准,开辟对外贸易口岸;可以委托其它口岸办理进出口业务。
自治州外贸部门经营的出口产品的外汇留成和国家下拨的各种地方外汇,由自治州人民政府按国务院的有关规定安排使用。
第四十六条 自治州积极开展边民互市,发展边境贸易。同时加强对边民互市和边境贸易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的有关规定,结合实际需要,可以制定具体管理办法,并报省人民政府备案。
第四十七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鼓励外商、华侨和台湾、香港、澳门同胞到自治州开展贸易,兴办企业。

第六章 自治州的财政管理
第四十八条 自治州的财政是一级地方财政,是国家财政的组成部分。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可以自主地安排和调剂本地区财政包干体制范围内的预算收支,可以按照国家有关政策,自主地安排使用收入的超收和支出的节余资金。
自治州的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的项目,按照国务院优待民族自治地方的原则规定执行。
国家下拨的各项专用资金和临时性的民族补助款,要专款专用,任何部门不得扣减、截留、挪用,也不得抵减正常的经费。
自治州的民族机动金,主要用于发展少数民族的经济、教育事业。
第四十九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对自治州的各项开支标准、定员、定额,根据国家规定的原则,结合自治州的实际情况,制定补充规定和具体办法,报云南省人民政府批准后执行。
第五十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在执行国家税法的时候,除应由国家统一审批的减、免税收项目外,对属于地方财政收入的某些需要从税收上加以照顾和鼓励的,报经省人民政府批准后,可以减税或者免税。
第五十一条 自治州财政预算的部分变更,须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自治州的财政管理要开源节流,增收节支,提高各项投资的效益。要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对造成重大损失的单位和个人应追究责任。

第七章 自治州的文化建设
第五十二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自主地规划、管理和发展教育、科学、文学、艺术、新闻、出版、广播、电影、电视、卫生、体育等文化事业。
第五十三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根据国家的教育方针和有关法律规定,决定自治州的教育规划,各级各类学校的设置、学制、办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用语和招生办法。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应逐年增加用于发展教育、科学技术和文化事业的经费。教育经费的增长比例,应高于财政经常性收入的增长比例,并使按在校学生人数平均的教育费用及其公用部分逐步增长。
第五十四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有计划、分阶段地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积极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和学前教育,办好高中和中等专业学校,并且创造条件发展高等教育。
第五十五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采取特殊措施发展民族教育。积极举办寄宿制、半寄宿制的民族中、小学,在各种专业学校和普通中学举办民族班。
自治州的各种专业学校对少数民族考生要放宽录取条件,实行定向招生、定向分配。
第五十六条 自治州内以招收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民族小学,应当推行双语或者双文教学,推广全国通用的普通话。在普通中学和专业学校的民族班开设民族语文课程。民族语文在本州范围内纳入统考,计入总分。
第五十七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鼓励和指导企业、事业单位和其他社会力量,在当地人民政府的统一管理下,按照国家的规定,举办各级各类学校,鼓励各种社会力量和个人自愿捐资助学。
第五十八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要发展成人教育,通过各种进修渠道,鼓励自学成才。同时采取有效措施,认真做好扫盲工作。在使用民族文字的地方,可以用民族文字扫盲。
第五十九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认真办好民族师范院校和教师进修学校,建立一支在质量、数量和专业结构上适应需要的教师队伍。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提倡尊师重教,逐步改善教师的生活待遇,对长期从事教育和掌握双语或者双文教学成绩显著的教师,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六十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根据经济建设的需要,制定科学技术发展规划,建立健全各种科学技术研究推广机构。积极开展科学研究,加强科技情报工作,加强适用技术的推广和应用。重视民族科技人员的培养,重视对基层干部、回乡知识青年、退伍军人和各种专业户进行适用技术
培训。在农村要无偿或者低偿地提供科技服务,并且在有条件的地方,逐步开辟科技市场。
第六十一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继承和发扬民族文化的优良传统,积极发展具有民族特点的社会主义文化艺术。加强对内对外的文化交流,广泛开展健康有益的群众性文化活动。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加强专业和业余文艺团体的建设,发展各民族的文学、美术、音乐、舞蹈和戏曲。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积极发展民族语文的新闻、出版事业,加强广播、电影和电视的民族语言翻译、配音和放映工作。
第六十二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加强文化设施的建设,加强对名胜古迹的保护和修复,重视对历史文物的发掘、收集、整理和研究工作。
自治州的民族研究机构,要积极开展对民族理论和民族语言、文字、文学、艺术、历史、民俗的研究工作。编纂好地方史志。
第六十三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贯彻执行预防为主的方针,积极发展城乡医疗卫生事业。加强对地方病、传染病、职业病的防治和边境检疫工作。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重视对中西医的研究和应用,重视对少数民族的传统医药学的发掘、整理和应用。保护和发展药材资源。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努力培养当地少数民族的医务人员,稳定和发展乡村医生队伍。鼓励集体办医,按照国家规定,允许个人行医。加强农村基层医疗卫生工作。发展妇幼和老年保健事业。
第六十四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积极、稳妥地开展计划生育工作,提倡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对少数民族的计划生育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六十五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要加强体育工作,发展民族体育运动,加强体育设施建设,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的发展。

第八章 自治州的山区建设
第六十六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充分发挥山区的资源优势,积极开展多种经营,实行长短结合,以短养长,大力发展商品经济,使山区人民尽快脱贫致富。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根据不同山区的特点,实行分类指导,分级负责,加速山区的开发和建设。
第六十七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对山区实行放宽政策,减轻负担和扶持帮助的方针。采取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在资金、技术、物资、信息、管理等方面实行综合输入和配套服务。山区的经济发展和智力开发的投资要专项安排,并且逐年增长。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对贫困山区实行公粮免征,余粮不定购,口粮不足的,由国家供应。山区的林、畜、土特产品根据国家需要可以换购粮食。
第六十八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积极扶持山区的农田水利建设,逐步固定耕地,推广先进适用的耕作技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对新增固定耕地和推广先进技术给予专项补助。
第六十九条 自治州的供销合作社有计划地加强山区购销网点的工作,积极扶持山区人民发展商品生产,对山区供销社经营的基本生产、生活资料的政策性亏损,由地方财政适当弥补。
第七十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要有计划地选派骨干教师轮流到贫困山区任教。并帮助培训提高当地教师的教学水平。

自治州的有关部门要办好职业中学和职业技术学校,大力培养山区各种适用技术人才。
自治州的科技部门,要有计划地调派、选聘科技人员和能工巧匠上山,实行目标责任制,开展科技培训,推广适用技术。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采取民办公助的办法,支持乡、村建立文化室。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对山区卫生所(室)实行固定补贴;山区乡级卫生室可以聘用一名医务人员,其工资由地方财政负责。对边沿地区和确有困难的农民,实行减费或者免费医疗。
第七十一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要引导和帮助山区人民在发展生产和计划生活的基础上,逐步改善居住条件和生活条件,提倡健康、文明、科学的生活方式,不断提高山区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

第九章 自治州内的民族关系
第七十二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维护自治州内民族乡和散居少数民族的权益,照顾他们的特点和需要,培养和任用他们的干部,积极帮助他们发展经济、文化事业,促进各民族的共同进步和繁荣。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要研究制定民族乡的工作条例。
第七十三条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在处理涉及到各民族的特殊问题的时候,必须与他们的代表充分协商,尊重他们的意见。
自治州的自治机关鼓励各民族干部和群众互相学习语言文字,对于能够熟练使用两种以上当地通用语言文字的国家工作人员和企业、事业单位职工,给予表彰或者奖励。
第七十四条 每年7月23日是自治州建州纪念日。
自治州各民族的节日都应当受到尊重。

第十章 附 则
第七十五条 本条例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通过,报请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后生效,并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备案。
自治州人民政府应按照本条例制定必要的实施办法。
本条例的修改应经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通过,并报云南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批准。
本条例的解释权属于自治州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第七十六条 自治州内的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组织和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和各民族公民都必须遵守和执行本条例。



1987年7月14日

关于印发《巢湖市城市规划区房屋拆迁认证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安徽省巢湖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巢湖市城市规划区房屋拆迁认证工作暂行规定》的通知

巢政办〔2010〕4号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中央、省属驻巢各单位,市开发区管委会:

《巢湖市城市规划区房屋拆迁认证工作暂行规定》业经2010年1月6日市政府第57次常务会议审议通过,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一月二十八日



巢湖市城市规划区房屋拆迁认证工作暂行规定



第一条 为了做好城市规划区内房屋拆迁认证工作,依据《巢湖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和《巢湖市城市规划区房屋拆迁认证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市房屋拆迁认证办公室(以下简称市认证办)对被拆迁房屋的性质、用途、面积、结构、建筑年代、补偿标准和被拆迁人的户数、安置人口以及对居巢区、市开发区拟定的拆迁补偿安置方案进行确认。

第三条 房屋拆迁工作由居巢区和市开发区分别负责组织实施。居巢区和市开发区根据批准的拆迁范围,组织对拟拆迁区域人口、土地、房屋及其构筑物、附属物等情况进行详细调查摸底登记,并按村组、街巷分户造册,出具摸底登记调查报告,拟定项目拆迁补偿安置方案,送交市认证办进行认证。

第四条 认证实行“三审三级公示制”,即初审、复审、终审。

(一)初审

居巢区和市开发区下属的街道办事处(镇)为初审单位,对调查登记的房屋面积、用途、结构、建筑年代、构筑物及附属物数量、面积和安置人口等内容进行初审,并在社区居委会(村)或居民小组(村民小组)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日,公示期满后提出初审意见。

(二)复审

居巢区和市开发区房屋拆迁认证办公室对街道办事处(镇)的初审意见逐户进行审核,并将审核结果在办事处(镇)进行公示,公示期为5日,公示期满后提出复审意见。复审内容可参照终审内容实施,复审时间为10个工作日。

(三)终审

由市认证办对居巢区和市开发区认证办公室报送的复审材料(所需提交材料清单见附件)采取查阅资料、现场抽查、走访了解等方式进行审核。

1、抽查比例。分村组、街巷或工作队工作地块安排抽查,被拆迁范围户数在100户(含100户)以下的,按10%~20%的比例进行抽查;被拆迁范围户数在100户以上的,按5%~10%的比例进行抽查。

2、审查内容。主要指提交的材料是否齐全,建筑物、构筑物、附属物的面积、数量是否准确,调查登记的房屋面积、用途、结构、建筑年代、安置人口等是否符合事实,核实居巢区和市开发区认证办公室复审意见。

3、审查认定。①安置人口、土地性质、房屋结构、用途、面积(面积误差为3%)、建筑年代等,其中一项与实际不符的,均视为不合格;②经审查,不合格率在5%以下的,由送审单位对调查登记进行纠正;不合格率5%以上(含5%)的,由送审单位对被抽查的拆迁区域重新复核确认。审查合格的,由居巢区和市开发区将拆迁调查区域的调查登记情况进行公示,并将公示结果报市认证办。

第五条 认证及公示期间,有群众举报的,由居巢区和市开发区责成相关部门核实纠错,对工作人员徇私舞弊、弄虚作假的,移交纪检监察机关查处。

第六条 市认证办根据公示结果,经集体研究后,确定终审认证意见,并经市认证办成员签字后报市城市规划区房屋拆迁认证工作领导组批准实施。终审认证工作应在10个工作日内完成。

认证过程中,送审单位纠错或重新调查及公示与公示反馈处理时间不计入认证时间。

第七条 本规定涉及的有关问题由市认证办负责解释。

第八条 本规定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版权声明:所有资料均为作者提供或网友推荐收集整理而来,仅供爱好者学习和研究使用,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本站内容有侵犯您的合法权益,请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立即改正或删除。
京ICP备14017250号-1